日前,已过二十四节气小雪的药姑山,莽莽苍苍,季节的变化让这座大山层林尽染,橙红黄绿,成就了这个以山地丘陵为重要构成地形的县城的生态颜值。
药姑山位于咸宁市通城县上午时分,尽管冬日普照,山中已然较冷
林业局长山中当药农
通城县林业局局长胡斌满头大汗他提着一桶山泉,正在为顽强生长在破碎岩层和稀薄土壤中的黄精浇水
通城县林业局局长胡斌正在为药材浇水。 记者田城摄
黄精,是一种名贵中药材,种植5年后可达丰产期,亩产1500斤以上,亩产值可观。
这可比种红薯强多了!胡斌推了推眼镜。
这个在通城政府部门写了多年材料的干部,丢下笔头,拿起锄头,一头扎进大山研究起了林下经济,经过几年摸爬滚打,已经是颇有研究的药农。
药姑山有江南天然药库之称,药物种类繁多,计有草本,木本,藤本,真菌等植物1700多种贵重药材有人参,党参,太子参等,药用动物有蛤蚧,油蛙,蕲蛇等,历史上就有江南天然药库的美誉
明代杰出医药家李时珍多次到药姑山采集药物标本,因此药姑山成为明朝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采集药物和研究药物学的重要基地《本草纲目》记载,药姑山上百草全,只缺甘草与黄莲
岳姑林场森林面积1.68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90.8%。
通城用了8年时间,在药姑山精准灭荒,让大地披上了绿装胡斌说,人不负青山,青山也不负人,厚植绿水青山,必定能够换回金山银山
据介绍,为了让这座天然药库产生稳定的经济效益,通城县林业局有计划的发展林下经济,培植了黄精,白芨,勾藤,铁皮石斛,重楼等中药材种植面积2000亩,楠竹丰产基地千余亩,走出了一条林场美,产业兴,职工富的绿富双赢之路。
古瑶传人荷包鼓了
药姑山是瑶族发源地2001年10月,中国广西瑶学会暨全国46位瑶学专家经过严格考证,结合地方史志资料,确认龙窖山是瑶族早期先民的居住地——千家峒,是全球300万瑶胞的精神家园
记者走访了解到,该林场周边职工和农户大多数是古瑶族人的后裔。
此前,林场周边群众靠山吃山,只能靠经营木材维持生计,破坏了生态环境,日子也越过越穷。
护林员李桂龙出生在山上,在山中长大他的父亲李三宝干了一辈子护林员,如今95岁了依旧精神矍铄
护林员们靠山吃山,闲暇时在山上种萝卜,晒萝卜干。 记者田城摄
过去穷狠了,就再也不在山上呆了,出门打工2018年,我又回到山上当起了护林员,月薪4000元李桂龙每天在山上生活,日均步行1.5万步,守护着山上的药材和林木,侍弄着松树干上的铁皮石斛
铁皮石斛,可以榨汁,可以煲汤,还可以研磨成粉服用,是一味滋补的中药在山上呆久了,他懂这些药材的价值,每天像侍弄自己孩子一样照顾着这些药材
林场场长胡玉良说,药姑山出产的黄精,药用成分含量位居全国前列,收购价格超过100元一斤。
岳姑林场发展了2000多亩中药材基地,还建起3个总面积为500平方米标准化中药材驯化大棚,百余亩标准林下药材示范基地。
近百名林场职工投身到名贵中药材林下种植中,黄精,重楼,白芨,白术,金刚藤,钩藤等多个品种深受市场欢迎。
2020年6月,国家森林康养基地花落岳姑林场。
部分思想活络的瑶族后人在山中开起了民俗农家乐,旅游公路开通后,一到周末和节假日,这里的农家乐家家爆满。
当地一位农家乐经营者反映,出门打工一个月挣3千元,一年还回不了几次家,现在开农家乐,一个月能挣到六七千元。
在林业部门扶持下,岳姑林场联合周边12个行政村及经济实体,发展林下药材种植,养殖和生态观光旅游接待等森林康养产业,带动当地村民经营药膳酒楼,农家乐,民宿,形成药材,药养,药膳,药游协调发展。
林场的楠竹林也依托竹酒产业疯狂吸金。
作为土生土长的大坪人,想为家乡的发展出一份力,到岳姑林场考察时,看到林场良好的生态环境,就萌生了建竹酒基地的想法湖北药姑山生态产品公司董事长李华良说
这几年,李华良依托药姑山,发展生态种植,生产,科研开发,销售,农林业,以楠竹为主要载体,生产竹茶,野竹笋和竹酒系列产品。
职工正在生产竹酒。通讯员刘建平供图
近几年,该公司年产竹仙酒100多吨,远销北京,河北,广东等省市,年销售额达5000万元,50人常年就业,带动周边一百多名村民走上致富路。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