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2022年上半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为266.1万辆和260万辆,同比增长1.2倍产销规模再创新高,市场份额达到21.6%
伴随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增加和新能源汽车普及率的不断提高,用户对能源补充的需求日益增加在政策,需求和资本的驱动下,作为新能源汽车能源补充的重要技术路径,换电模式热度迅速上升,迎来发展趋势,多家企业步入轨道
政策利好叠加需求爆发
2022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市场延续了2021年以来的高景气,多项数据创新高,得益于车辆购置税减半,新能源汽车下乡,打破二手车交易壁垒等多重利好。
相关企业数量的变化也能感受到行业的火热程度据天空调查数据显示,截至7月14日,全国新能源汽车相关企业约55.2万家,其中2022年上半年新增注册企业11.8万家,1—6月新注册企业平均增速为46.5%,保持较高增速
据内部人士透露,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中制定的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新车总销量的20%的目标基本可以宣布提前完成。
在政策方面,国家和地方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引导发展早在今年1月,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发布《关于进一步提升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服务保障能力的实施意见》,提出到十四五末,我国电动汽车充电保障能力将进一步提升,形成适度超前,均衡,智能,高效的充电基础设施体系,可满足2000万辆以上电动汽车的充电需求
日前,住建部,国家发改委联合发布《城乡建设二氧化碳排放峰值实施方案》,提出建设绿色低碳社区,鼓励选用新能源汽车,推进社区充换电设施建设。
日前,重庆市经信局制定下发了《重庆市新能源汽车替代模式应用试点工作方案》根据提案,到2023年,将建设200座以上换电站,推广1万辆以上新能源汽车
日前,北京发布2022年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建设运营奖励实施细则,对2020年10月1日至2022年5月31日建成并投入运营的公共充电设施和换电设施给予运营奖励和支持。
此前,根据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推进联盟发布的数据,截至2022年6月,中国换电站数量已达1582座其中,北京,广东,浙江,江苏,上海排名第一,分别为272,213,154,144,103席
在新能源汽车发展势头良好的背景下,能源补充需求巨大但充电模式的效率制约越来越明显,充电能量补充的方式也越来越多样化
一些企业已经布置好了换电线路。
根据CICC的研究报告,新能源汽车的数量迅速扩大,凸显了电力交换的后周期和基础设施属性产业链的繁荣预示着赛道的高增长阶段即将到来,换电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正在加速布局
车企方面,吉利旗下的瑞蓝汽车推出了以换电,轻出行普及为品牌定位的迷你换电站,可应用于4S店铺,商场,户外,停车场等多个场景根据规划,到2022年底,瑞蓝汽车将建成200多个电站
日前,蔚来与壳牌合作的首个充换电站——厦门同安壳牌站正式投入运营该站是蔚来在中国的第1048座换电站和第1777座充电站,标志着蔚来与壳牌在电动汽车能源领域的合作正式开启双方计划到2025年建设100座发电站
动力电池制造商方面,7月30日,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与成都市政府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在电力交换运营,研发,资源综合利用,关键电池材料制造,新能源,储能等领域开展全方位合作
和第三方电力交换运营商日前,GCL能科正式推出基于车电分离的租售系列产品方案,涵盖运营重卡轻卡,乘用车无动力车身,动力电池,整车等多种模式
GCL能科将融资37.65亿元进入电力交易市场2021年将建成13座换电站,2022年目标300座,2025年规划5000座
信达证券表示,伴随着政府对动力电池组标准化的支持,车企对电池型号标准化的接受度提高,换电站规模有望进一步扩大。
行业痛点亟待解决
换电模式虽然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机遇期,但仍面临诸多需要解决的痛点。
业内人士表示,换电模式的发展受到电池组标准不统一,换电模式少,利用率低等问题的制约。
电站投资成本高,商业模式不成熟是换电模式难以推广的主要原因。
可是,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的快速增长正在倒逼换电模式的标准化7月26—29日,纯电动商用车和纯电动乘用车更新换代国家标准起草组工作会议在厦门召开来自全国汽车标准委,汽车主机厂,动力电池,电站建设运营,零配件等40余家相关机构和企业的160余名专家和工程师,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探讨了电动商用车和电动乘用车车载换电系统互换性等行业标准方案
改变电力上下游产业链都希望不断推进标准化加速落地。
中信证券研究报告预计,2022年,我国换电站有望出现爆发式增长,全年新增换电站将超过3000座,到2025年,预计当年新建换电站1万座以上,换电行业相应的设备投资和营业收入达到1000亿元。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