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熟的稻子一地金黄,稻田里的水正源源不断地排入沟中,不时有鱼儿伴随着水流游进水沟,浪花翻滚金秋时节,息县杨店乡杨围孜村的农场里,稻谷飘香,鱼儿肥美,一派美丽的生态画卷农场负责人裴其勇通过稻渔共作模式,每亩增收约3000元
现年50岁的裴其勇是息县张陶乡裴寨村人,常年在外打拼2017年,看好生态农业发展前景的他,来到杨店乡农场,流转土地1100多亩,转行稻渔种养
裴其勇告诉记者,田里养殖了鲫鱼,草鱼,白鲢鱼,甲鱼水稻不使用农药和化肥,主要通过水体养鱼,鱼粪肥田整个种植和养殖过程绿色无污染,成熟后的稻米颗粒饱满,雪白晶莹,鱼儿肉质细嫩肥美,深受市场欢迎
水稻亩产1000斤以上,鱼儿也长得特别好,已经有好多人来订购我们每天都在这儿干活,这几天主要是收稻和捕鱼附近汤湾村村民刘永红正忙着收割稻谷伴伴随着隆隆的机器声,稻田里鱼欢水跳
以前,我们这里高低不平,坡多田少,排水灌溉不畅,种庄稼收成低,村民收入主要靠外出务工现在好了,能在家门口打工在农场务工的杨围孜村村民李守春说
据裴其勇介绍,这里总体地势较低,种庄稼不行,他就先把地整好每100亩整成一大块,低的地方四周挖成水渠,挖的土拉到地里,提高地势然后又投资近30万元,买了一台自动测量激光扫平地仪器和拖拉机我们养水产挖围沟,占用整个水田的面积不超过8%,这对粮食生产总体没有任何影响
沿着田埂行进,刚刚收割的水稻田里,成群的鱼儿纷纷露出头来,摇摆着尾巴四处觅食,煞是可爱。
据裴其勇介绍,稻秧定根后放养鱼苗,主要以鲫鱼,白鲢鱼和草鱼为主稻田里养鱼,能有效建立起稻鱼共生生态循环系统水稻可为鱼类提供丰富的稻花和有机物质,在炎热的夏天,还可为鱼儿遮阴,而鱼以稻田里的虫子和杂草为食,不仅减轻了虫害和草害,产出的鱼粪又可作为水稻的肥料而且,鱼在游动时会翻动泥土,促进肥料分解,增加水中的氧气,更利于水稻生长,这种生态循环增加了系统的生物多样性
裴其勇说:今年田里的鱼,已经卖出了近4万斤,到年底还可再卖8万斤以上由于地整理得好,今年水稻长势特别好,稻谷价格也高
这种种养模式效益确实好,比如:鲫鱼放进去时重1至2两,经过三四个月的时间,生长到4至5两,每亩放养300尾,收获量100多斤另外,水稻亩产1000斤左右,价格翻番,预计每亩增效2000元以上下一步,全县将推广这一种养模式息县农业农村局局长黄树伟感慨地说,稻渔共作,一水两用,一田双收,粮鱼共赢,稻渔共作的路子将越走越宽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